寻“竹” 乐“编”
一条竹篾,一门技艺。非遗传承,玩竹成趣。以竹为载,探竹为乐。竹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,是散落在民间的乡土文化产物,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,它不仅是艺术的体现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有效开展竹编活动,既能锻炼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,更能让孩子感受竹编技艺所蕴含的深厚文化,体验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艺术结晶。
课程缘起
在观察植物生长时,一个竹编的篮子引起了中二班孩子们的注意,孩子们发现这和户外编织区的东西有点像,但却不太一样,这到底是什么?孩子们很感兴趣,随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在知道这也是竹编制品时,孩子们对竹子充满了好奇。为了促进孩子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,培养对家乡热爱的美好品质,我们决定跟随孩子的脚步一起探寻“竹”编之乐。
初识竹编
竹编伊始,我们先带孩子们认识了竹蔑,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竹编画,激发孩子的兴趣。通过视频讲解,孩子们知道了制作竹编制品需要把坚韧的竹子削成薄薄、细细、长长的竹片或竹条,然后通过编织制成,而这种削成一定规格的竹条和竹片就叫做竹篾。
体验竹编
瞧,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加入竹编行列啦!孩子们将编织好的竹编长条印出了不同的图像创意,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粘贴和裁剪,完成了一幅幅竹编创意作品,看到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竹编之趣
苏霍姆林斯基曾言:“儿童的智慧蕴藏于他们的指尖。”在探索编织的艺术之旅中,孩子们对编织有了初步的认识;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体验,在多次尝试中逐渐掌握挑一压一的编织方法,初步感受从平面编织延伸至立体编织和混合编织的过程。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,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除了挑一压一的编织方法,还有许多编织技巧等待孩子们去探索,期待孩子们更深入探索,体验竹编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中二班的编织之旅未完待续......
用户登录